教师资格证考试中,科目二(中学《教育知识与能力》、小学《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》) 涉及到的教育家、著作等非常多,他们的地位和意义也各不相同。这些知识点稍不注意,就容易混淆。尤其在客观题中遇到时,你会觉得,每个选项都熟悉,但就是对应不上题干所描述的内容。这也是考生在做题过程中最抓耳挠腮的地方。

  那么,这里就对大家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了总结,如:“…之最”、“最早…”、“最先…”“…之父”、“第一…”等,通过系统的梳理,希望能帮助大家对比记忆,从而在考场上毫不费力地把分得到手。

    我国最早使用“教育”一词的是:孟子

    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专门文艺大学是:鸿都门学

    我国教育史上,最先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教育家:孔子

    在人性论上,最早提出“性恶论”,并在以后得以发扬的是:荀子

    最早把自然科学知识纳入教学内容的学派是:墨家

    《大学》中提出大学教育的最高目标是:至善

    在西方教育史上,第一次论述了身心和谐发展教育问题的是:亚里士多德

    我国教育历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人:孔子

    从制度上首次确立我国学校职业教育体系的是:癸卯学制

    第一个将教育与实用主义哲学联系起来的是:杜威

  以上知识点没有任何难度,可以说属于“脑残型”知识点,只要牢记,就能得分。那么接下来,就需要大家去对比着进行记忆,并联系每个知识点背后的人物、观点、背景等,从而将这些零散的知识点系统地串起来。当然,这也只是一部分,之后笔者还会继续补充完善,将知识点更加细化以便清楚地呈现给各位考生,帮助大家做客观题时一举制胜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