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读:2016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高分突破试题及答案二。广州成考网的小编精心为成考的考生整理了2016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高分突破试题及答案二,希望能够帮助到成考的考生。

  一、选择题:1~20小题,每小题2分,共40分。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,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,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。

  第2题单选 李商隐的《无题》(相见时难别亦难)表达相思之苦的名句是( )

  第3题单选 唐代“古文运动”的倡导者和领袖是( )

  第7题单选 “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”这两句诗出自( )

  第8题单选 下列句子中,使用了反诘修辞格的是( )

  第9题单选 以下词人的风格是“雄劲豪迈,悲壮沉郁”的是( )

  第13题单选 下列句子中的“则”表示顺承关系的是( )

  D.苟有能反是者,则又爱之太殷。

  第14题单选 描写按对象分类,大体可归纳为人物描写和( )

  第15题单选 下列作品中,充满了象征意蕴的散文诗是’( )

  第17题单选 在《答司马谏议书》一文中,司马光强加给王安石变法的罪名是( )

  A.在位日久,未能助上大有为

  B.不恤国事,同俗自媚于众

  第18题单选 茅盾参与倡导并组织成立的是( )

  第19题单选 在先秦诸子中,文风以想象丰富、词藻瑰丽、汪洋恣肆而著称的是( )

  第20题单选 曹操《短歌行》诗句“何以解忧?惟有杜康”中的“杜康”所用的修辞格是( )

  参考答案:这几句表达了作者求贤若渴。希望得到贤才辅佐,共建功业的心情。

  参考答案:这八句中,前六句都是比喻,前四句以乌鹊择枝比喻贤才寻找明主,后两旬是以山不厌其高,海不厌其深比喻明主不厌贤才之多。

  “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,涂有饿莩而不知发;人死,则日:‘非我也,岁也。’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,日:‘非我也,兵也?’王无罪岁,斯天下之民至焉。”

  第24题简答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实行王道应持有的正确态度是什么?(2分)

  参考答案:对“涂有饿莩”的现实,不应该归罪为年成不好,而应该是对人民施行仁政。

  参考答案:用拿刀杀了人,却说“不是我杀的,是刀杀的”作比喻,揭露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,把“涂有饿莩”归罪于年成不好的谬论。

  参考答案:类比推理。“刺人而杀之”,很明显,责任在人。把杀人的责任推给兵器,是极其荒谬的,是任何人都不能接受的。那么,治国不善致人饿死,责任也在人,而不能把责任推给“岁”。

  问者日:“以子之道,移之官理,可乎?”驼日:“我知种树而已,官理非吾业也。然吾居乡,见长人者好烦其令,若甚怜焉,而卒以祸。旦暮吏来而呼日:‘官命促尔耕,勖尔植,督尔获,早缫而绪,早织而缕,字而幼孩,遂而鸡豚。’鸣鼓而聚之,击木而召之。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,且不得暇,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邪?故病且怠若是。则与吾业者,其亦有类乎?”

  第27题简答 郭橐驼的种树之道可否移为为官之理?扣紧课文回答。(4分)

  参考答案:可以移为为官之理。因为种树之道是:“能顺木之天,以致其性焉尔。”而唐代官吏,是与此相反,政令繁多,扰民到极致。郭橐驼要求的是“有暇生产”、“生活安定”。

  第28题简答 郭橐驼是怎样批评唐代官吏的政令繁多而扰民的?(4分)

  参考答案:柳宗元“传其事”的目的是表达他不满唐代官吏的令烦扰民,他完全同意郭囊蓑对唐代官吏的批评。

  姑娘跨进了门槛。——厚厚的门帘立刻放下来遮住了她。

  阅读《我爱这土地》中的下列诗句,回答下面小题。

 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:

 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,

 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,

 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,

 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……

  第33题简答 诗人为什么要强调“假如我是一只鸟,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”?(4分)

  参考答案:诗人是用假设的手法,说自己是一只鸟。当了鸟,仍然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。这表明诗人要用自己的诗作唤醒民众,积极投入到抗日民族解放斗争中去。他要表达的是人民对侵略者的悲愤、激怒,对未来黎明的向往之情。

  第34题简答 怎样理解假设与排比在本诗中所起的作用?(4分)

  参考答案:诗中先运用了假设的手法,变“我”为鸟.具体抒情。然后又连用了由“这”开头的三个排比旬:“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,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,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”,这三句诗充满了对侵略者(暴风雨)的仇恨,对被侵略者奴役、欺凌的同胞的同情,以及自己和中华民族对敌人的愤恨。排比句正是诗之精华,加强了全诗的力度。

  第35题简答 诗人为什么强调“鸟死了,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”?(2分)

  参考答案:这既是假设,又是进一步的推论。用以表现“鸟”(诗人)对“土地”(祖国、人民)的永久的依恋,死了也不离开“土地”,让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。

  于是,“香市”中主要的节目无非是“吃”和“玩”。临时的茶棚,戏法场,弄缸弄甏、走绳索、三上吊的武技班,老虎,矮子,提线戏,髦儿戏,西洋镜——将社庙前五六十亩地的大广场挤得满满的。庙里的主人公是百草梨膏糖,花纸,各式各样泥的纸的金属的玩具,灿如繁星的“烛山”,熏得眼睛流泪的檀香烟,木拜垫上成排的磕头者。庙里庙外,人声和锣鼓声,还有孩子们手里的小喇叭、哨子的声音,混合成一片骚音,三里路外也听得见。

  第37题简答 这段文字分为几层?各层的描写角度有什么不同?(4分)

  参考答案:分为四层,每句话为一层。第一层,着眼于整体,说明香市的主要节目是“吃”和“玩”。第二层,从视觉角度,描写庙前的热闹情况。第三层,从多种感觉的角度,描写庙里的红火情景。第四层,从听觉角度,表现声响的嘈杂。

  第38题简答 这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?(4分)

  参考答案:写昔日香市热闹的场景,是为了通过今昔对比的方法,衬托今日香市的冷清。从而揭示文章的主题:香市变化的原因是军阀的统治和帝国主义的入侵。

  有人把弯路走直了,欣喜于找到捷径;有人把直路走弯了,惊喜于巧遇美景。

  请以《捷径与美景》为题,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,不少于800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