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江苏高考语文综合提升试题及答案7
一、语言文字运用
1.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,最恰当的一组是( )
①当中国步入商品社会后,“顾客就是上帝”的理念被大力提倡,但这不等于说为顾客服务的人就是奴仆,顾客花了钱就可以________。
②某领导干部酒后驾驶、超速撞人后非但不认错,反而骂骂咧咧,________,扬言要办案交警小心着点儿,这种做法严重损害了人民公仆形象。
③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小李真让人头疼:工作没有成绩时,他整天唉声叹气,悲观失望;工作稍有成绩时,便沾沾自喜,________。
A.颐指气使 盛气凌人 趾高气扬
B.盛气凌人 颐指气使 趾高气扬
C.颐指气使 趾高气扬 盛气凌人
D.趾高气扬 盛气凌人 颐指气使
解析 颐指气使: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或口鼻出气发声来示意,形容有权势的人随意支使人的傲慢神气。趾高气扬:高高举步,神气十足,形容骄傲自满,得意忘形。盛气凌人:傲慢的气势逼人。①句强调花了钱的顾客对服务人员的态度和表现傲慢,应选用“颐指气使”;②句想要表现某领导干部傲慢的气势逼人,觉得自己凌驾于他人之上,应选用“盛气凌人”;③句想要表观小李取得一点成绩后便骄傲自满,得意忘形,应选用“趾高气扬”。
答案 A
2.下列各句中,没有语病的一句是( )
A.为改变运动员以往“重武轻文”的现象,国家体育总局近年来积极推动运动员文化教育,并将运动员参赛资格与文化测试成绩挂钩。
B.《兰州好人墙》开播以来,对这个栏目中的好人故事进行转载报道的电视、广播、报纸、网络等各类媒体超过百家左右。
C.中国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活动,表明了中国反对侵略战争、捍卫人类尊严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。
D.窦娥的故事明显有着东海孝妇的影子,该故事见于《汉书・于定国传》、刘向的《说苑》和干宝《搜神记》都有记载。
解析 A项,成分残缺,可在“运动员文化教育”后加“活动”。B项,不合逻辑,“超过”与“左右”相矛盾。D项,句式杂糅,“见于……都有记载”杂糅,应改为“该故事见于……《搜神记》”或“该故事在《汉书・于定国传》……中都有记载”。
答案 C
3.下面是一副缅怀鲁迅的对联,依次填入空格处的短语,最恰当的一组是( )
上联:以赤热心,________,________
下联:________ ,写沉痛书,________
①作冷静语 ②含慈母泪 ③共知长翰有深期 ④莫谓遗言犹讽刺
A.①③②④ B.①④②③
C.②③①④ D.②④①③
答案 B
4.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,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( )
黄梅戏源于民间歌舞。山野村夫的劳动之歌,妇孺皆知的里巷歌谣,灯会社火之中的欢歌劲舞,是黄梅戏活泼的源头。________。________,________。________,________,________。今天所见的花腔小调,无论它与民歌有多大程度的类似,但经历过戏剧浪头的打磨后,已经具备了戏剧性音乐的某些特质,是一种民歌式的曲牌体制。
①它已经从田间地头走上舞台
②两小戏、三小戏的进程中出现的“花腔”腔系是黄梅戏形成的第一个阶段性成果
③花腔虽然从民歌中转化出来
④从随口而歌进入到规定的戏剧情境
⑤作用已与民歌不大一样
⑥传达角色的心声
A.②③⑤①④⑥ B.②⑤①③④⑥
C.①③⑤②④⑥ D.③⑤①②④⑥
解析 题目所给材料以黄梅戏为中心,语段开头先对黄梅戏进行了概括性的分析,而横线后面则是对花腔小调的分析。由所给句子可知,横线处空缺的几句话,是围绕“花腔”展开的。②引出了“花腔”这一概念,③和⑤具体交代了“花腔”与民歌的关系,①④⑥则对“花腔”的特点和作用进行了分析。
答案 A
5.理解下面漫画的主旨,选出概括最恰当的一项( )
A.做人要有畏惧心,时时掂量自己的言行,否则可能受到法律的制裁。
B.经营没有底线,无论什么人,必将受到严惩。
C.教育讲究公平,不公平的教育制度,一定会遭到谴责。
D.人为地将人分成等级,这样的制度将最终被唾弃。
解析 天平代表“平衡”,即做人办事与法律之间要平衡;鸡毛掸子代表“惩罚”;蒙上眼睛,指不管是什么人,不讲情面。三点缺一不可。其他三项缺少不讲情面。
答案 B
二、名句默写
6.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。
(1)桑之未落,________________。于嗟鸠兮,无食桑葚! (《氓》)
(2)冠者五六人,童子六七人,浴乎沂,风乎舞雩,________________。(《论语》)
(3)我腾跃而上,不过数仞而下,________________,此亦飞之至也。 (庄子《逍遥游》)
(4)________________,以光先帝遗德,恢弘志士之气。 (诸葛亮《出师表》)
(5)木秀于林,________________;堆出于岸,流必湍之;行高于人,众必非之。
(李康《运命论》)
(6)金樽清酒斗十千,________________。 (李白《行路难》)
(7)________________,夜吟应觉月光寒。 (李商隐《无题》)
(8)元嘉草草,封狼居胥,________________。 (辛弃疾《永遇乐・京口北固亭怀古》)
答案 (1)其叶沃若 (2)咏而归 (3)翱翔蓬蒿之间 (4)诚宜开张圣听 (5)风必摧之
(6)玉盘珍羞直万钱 (7)晓镜但愁云鬓改 (8)赢得仓皇北顾
三、文学类文本阅读
(2015・前黄等四校联考)阅读下面的文章,完成7~10题。
清 粥
王岫榕
①清粥是最家常的饭食,自然也不需要高贵的香米,普通的新鲜白米即可,洗过,泡过。傍晚,几朵夕阳的余晖打在灶台上,开始煮一锅清粥,只米和水,还有一颗悠闲的心,简单明了。
②煮粥过程很悠长,却并不枯燥。眼见着米和水,陷入纠缠,米会一下子感知到水的温暖,开始会觉得有点不适应,躲躲闪闪的。随着水一点点的沸腾翻滚,不停示好,米粒终于欢快起来,在水一波一浪的推动下,咕嘟咕嘟地跳着舞,随着热气徐徐上升,开出乳白的花朵。厨房里就会弥漫起淡淡的甜香,热乎乎的。这是米在慢慢地释放着自己,也是水,在慢慢地融入米的世界。这时候,就要把火关到最小,小到可以让锅保持着咕嘟的状态,又不会让刚氤氲出来的热气散掉。
③之后,米和水的生命进入另一状态,行动开始迟缓,安静,当米与水之间没有一丝的缝隙,稠且润泽,咕嘟声均匀如尘世的喧嚣,香气,便徐徐氤氲,是人间烟火的香气,也是幸福的香气。
④煮粥的时候,心是静的,手却很少闲着,随便拿一本闲书,看两页,照顾一下粥,再返回来看,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,随便从哪里看起,只是一种消磨,洗衣机里转动着衣服;或者摘一篮子青菜,是晚上的小菜,菜叶子油绿油绿的,用清水泡进红色的小框子里。为了配菜,再切了一盘雪白的豆腐,此时,孩子回来了,奔跑着去开了门,顺手将垃圾搁门口……忙乱,却有序,琐碎也掺和着静好。
⑤朋友老是觉得我为一锅粥浪费了太多时间,她煮粥和许多人一样,放点米进去,加上水,调好电饭锅的火候,盖上盖子就可以了。吃饭的时候盛在碗里,有稀薄的米汤浮在上面,而米粒,却仿佛是受了什么委屈似的,悄悄地沉到了碗的最底下。事实上,米真的是委屈的啊!在这样的不受关注与注视下熬成的粥,只不过是填肚子的食物而已,米粒根本不肯释放香气。
⑥米也会分享主人的好心情,然后变成自己的好味道来报答你。
⑦粥快熬好的时候,锅里的米,早就变得懒懒的,躺在水的怀抱,惬意舒心的样子。而水,早就化成袅袅蒸汽,缭绕四散,也有调皮的,钻到了米的身体里躲起来了。锅还是那只锅,可是,锅里的水和米,却不想隐入,水中有米,米中也有水,再也分不开了,如生命和经历,总会有抗争和激烈,慢慢便进入一种状态――互相依存,又并不干扰。
⑧我是极爱喝粥的人,白瓷碗,小咸菜,或者一只腌出油的鸭蛋,是清粥的绝配。喝一口,黏稠润泽,牙还没有感知到,就滑到了身体里,唇齿留香,紧接着,是身体里的温暖与熨帖,心,一下子就松弛下来,世事都远了,只愿此刻,专心感知粥的美味,体味生活的眷顾,感知安静的、有粥可食的人生。
⑨青春飞扬的年纪,处处都是好风景,很难将自己关在厨房里为自己、为家人煮一锅真正的清粥。便常常用稀饭代替,哄骗的,终究是自己的身体和心。
⑩不知从何时起,开始有心思慢慢熬一锅清粥,好像没有着急要做的事,吃了亏,煮粥的过程便慢慢平复了心境。躲在厨房里,少了一些灯红酒绿,却多了许多闲适,心和味蕾都更敏感,对幸福有了更清醒的感知。房子车子票子,盈余就好,不求太多。身体的熨帖和糯滑的口感,成了第一需求。
⑪清粥为伴,滋润身心,给予生命营养,便不惧流年。
⑫愿为自己慢慢煮一锅白米清粥的人,也在生活的大命题中将自己慢慢地熬煮着,不激烈,不偏执,不放弃,一点点让灵魂散发出香气。
(摘自《文苑经典美文》,2014.8)
7.文章详细描写了煮粥这个富有情趣的过程,请简单概括这个过程。
答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解析 文中明显的提示语在第②③⑦段中,如“开始会觉得有点不适应”“随着水一点点的沸腾翻滚”“之后,米和水的生命进入另一状态,行动开始迟缓,安静,当米与水之间没有一丝的缝隙,稠且润泽”“粥快熬好的时候……躺在水的怀抱”。
答案 开始时水米磨合(躲躲闪闪)――沸腾后水米相互渗透――熬好前水米融合(胶着)
8.请结合全文分析第⑤段画横线语句的作用。
答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解析 语段的作用,从内容和形式(结构)两个方面来分析,注意一定要结合文本的上下语段宏观把握,不可贴标签。
答案 内容上,写了朋友煮粥的过程(方法)与煮出的粥的状态,与作者所写的煮粥方法进行对比,突出精心煮粥能让粥回报煮粥人,也为下文作者抒发感慨作铺垫。
9.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⑫段画线语句的表达效果。
答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解析 注意审题,明确要求从修辞角度赏析,比喻修辞要指出本体和喻体,以及该比喻在文中的效果。
答案 运用比喻,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状态比喻成煮粥,形象地表明人在生活中要学会和缓接受,慢慢体味,感知安静。
10.请结合文本探究“煮一锅清粥”给我们的人生启示。
答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解析 作者写“煮一锅清粥”,本质上就是写生活,写煮粥背后的生活体验和感悟。如“只米和水,还有一颗悠闲的心,简单明了”“煮粥过程很悠长,却并不枯燥”“香气,便徐徐氤氲,是人间烟火的香气,也是幸福的香气”这三句意在表达平凡漫长看似枯燥的过程,也能感受到幸福;“忙乱,却有序,琐碎也掺和着静好”意在表达忙乱琐碎中,只要心静就能感受到美好;“米也会分享主人的好心情,然后变成自己的好味道来报答你”意在表达认真对待生活,生活必将善待你;“躲在厨房里,少了一些灯红酒绿……房子车子票子,盈余就好,不求太多”意在表达在物欲横流的世界,我们更应该追求简单的生活,煮粥就是做人,煮粥就是生活;“愿为自己慢慢煮一锅白米清粥的人……一点点让灵魂散发出香气”意在表达只有沉稳、和缓,才能让灵魂变得美好。
答案 ①平凡漫长看似枯燥的过程,也能感受到幸福。②忙乱琐碎中,只要心静就能感受到美好。③认真对待生活,生活必将善待你。④我们要追求简单的生活,不去追求过多的物质。⑤做人只有沉稳、和缓,才能让灵魂变得美好。